

此举一出,开心网上一个关于“豪车送鸡排”的帖子就被转发了60多万次。此后,开着豪车送自家鸡排的崔雄开始自称“鸡排哥”。同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,各地“开豪车送外卖”的新闻屡见不鲜,崔雄也算是开辟了一种新的营销手法。
好像从更开始,崔雄“博版面”做营销的手法就一直属于嚣张霸气路线,他似乎有一百种办法吸引大众的眼球。
创业初期,第1佳大鸡排籍籍无名,崔雄为了打开知名度,就在店铺周边几条街的每一个垃圾桶上,工工整整地贴上了“请爱护环境”的贴纸,并在上面植入了第1佳Logo。
一分钱没花,和公益广告进行了强行捆绑,第二天就有顾客会问:“我在垃圾桶上看到你们了,你们是跟政府合作的吗?”崔雄笑而不语。
既然对周围的垃圾桶都不会放过,自家的门店更是被崔雄视为冠军宣传阵地。不到20平方米的店铺空间被深度利用,门头和店里的3面墙是广告墙,顾客只要靠近第1佳大鸡排门店,就会被明黄色的产品图吸引。连晚上停业后的快速门上也常常写着宣传广告。
也有人质疑过炸鸡排这么高脂肪、高油炸、高热量的“三高”食品,怎么说服消费者购买呢?崔雄的回答是:“我只卖给15岁到30岁这群人,不必说服注重养生的大爷大妈。”
健康从来不是年轻消费者的刚需,是够酷,够潮,就算吃一款鸡排,也要吃出一种与众不同。
在拥有“百万小老婆”的自媒体“关爱八卦成长协会”每期节目的开头,总少不了那句浮夸的口播“感谢第1佳大鸡排为节目砸了10个亿”。虽然是赞助商,但是谁都知道崔雄没给到这么多赞助,而且也给不出10个亿来赞助一个自媒体,但这种“不自量力”的态度却很招年轻人喜欢。
除此之外,崔雄在文案上更是把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发挥到了非凡,“万恶银为首,卖身不卖艺”“只做有品质的鸡”,都符合年轻人叛逆的调性,更传达出一种态度—别人不敢说的话,第1佳大鸡排敢说。
试问,年轻人怎么会不爱?
活在镜头前
英国公投脱欧不久,鸡排哥发了个朋友圈。他写道,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,一直都是精英领导的社会。
画风怎么就突变了?毕竟,朋友圈上一条,他还在吐槽“七星万达酒店,成功摧毁了外滩黄金地段。”
崔雄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,同时也坚持在社交媒体上曝光。仔细观察他的新闻,都是呈周期性地出现:他在世界各地的豪宅,骑着哈雷机车在世界各地留影,横跨美洲大陆,穿越亚马逊雨林,徒步到喜马拉雅山,和各种明星亲密合影,参加受争议的综艺节目,在节目里用2个小时炸鸡排……每一件都自带“热搜”特质。鸡排哥,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红。他像明星一样高调,从不吝啬于分享着他的日常生活。
渐渐地,嚣张、爱谁谁、潮人成了外界给鸡排哥崔雄的标签,然后你仔细思考,“咦,这不就是第1佳大鸡排想传达的调性吗?”
“年轻人们就爱我这副拽拽的样子。”
有趣的是,《商界》记者在搜索鸡排哥的资料时,发现一张鸡排哥几年前参加某活动的照片。照片里他戴着一款斯文的眼镜,穿着一身商务男装,整个人一本正经,当天活动他被评为“新锐创业者”。
那个时候的鸡排哥没墨镜、大花臂、胡须和潮服,竟然让人看着挺别扭。
2013年,第1佳大鸡排宣布进军全球市场,用崔雄的话来说,“麦当劳代表美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,第1佳大鸡排这个品牌同样可以‘征服世界’。”一年后,第1佳大鸡排在英国伦敦开张;与此同时,第1佳大鸡排的加盟宣传单上有了“成功进入海外市场”的介绍。
“外国的月亮比较圆”,进入海外市场镀金后,第1佳大鸡排的品牌号召力更胜从前—张狂口号背后,酷是冷静成熟的商业战略。
“如果我说45岁时身家过千亿,你信吗?”一见面,戴着棒球帽,一副黑墨镜的鸡排哥,便对《商界》记者扔出了这样一句话。
隔着墨镜,记者看不清他的眼神,但语气中的自信显而易见。一番交谈下来,你很难将眼前这个思维缜密、语调平和的男子和网上那个晒豪车豪宅的网红联系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