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冠军佳、正新的门店总和已经近1.3万家,但是油脂还不够。大脸鸡排、动力鸡车、豪大大等新型品牌,纷纷登场。放眼望去,皇家鸡排、鸡排超人的店面总和达到了三四百家,创立才3年的OUMUNI炸鸡仅靠20家门店就在2016年营收3500万元。
油脂成了致富的燃料。
毕业没多久的小李,正在考虑加盟正新鸡排。同时在考察烤鸭和奶茶店的他,很谨慎地在油脂和糖分之间选择,衡量着欲望的天秤更倾向于哪方。
他加入到一个名为“正新鸡排1群”的QQ群,以了获取更多信息做抉择。群里的人热烈分享着加盟正新的心得、方法。
同在一个群里的文先生,家住辽宁,他主动加了小李的微信,商量合伙加盟。
小李的家在韶关。
“你看你那里周边有没有好位置,有的话可以试试,我可以去……”文先生邀约小李一同开店,而他甚至没有见过小李,只是和他在网上有过交流。
文先生的热情,让小李想起有人曾告诉他,开鸡排店成本少,一家10平米的店足以。如果做加盟,配料、原料都由总部安排,自己只需要将鸡排炸熟即可,简单又能盈利。
财富就像是鸡排里的油脂,立等可取。
大学期间就加盟正兴的小魏。已经打算从这种立等可取的赚钱方式中退出。
曾经,小魏在韶关某大学外的商业街区,陆续经营了五六家不同的鸡排店。经营状况更好时,一个门店一个月有5万元流水。正兴是他加盟过的其中一家。
现在他打算注册自己的小吃品牌。
“加盟品牌比较混杂,有些总部配套不成熟,服务不好,原本材料、味道、产品更新跟不上。鸡排生意不一定好做,我们这里七八家正新鸡排店,真正赚钱的不及一半。”在他看来,不做品牌就缺乏优势。
说到未来的规划,他提高了音量,“以后要把自己的品牌也做成正新这样的大企业。”
也有大胆之人,对油脂缺少敬畏。他们凭借着对地理位置的信心,用混装原料成品将成本降到2元以下。还有加盟商开两家店,一家店挂着正新的招牌,引进原料等,生意做得差一点;另一家自己经营,引进劣质肉再搭配正新调料,提高经营利润。油脂对味蕾的抢夺,让人们失去辨别鸡排好坏的能力。
从行业来看,一个独立经营的门店,如果鸡排卖13元,毛利能达到65%左右。正新鸡排由于总部价格限定,鸡排卖10元左右还搭一杯饮料,毛利保持在50%左右。
尽管毛利并不低,“6000家门店,生存率能有二分之一就不错了。竞争太大,‘小白’经营不善很容易亏损,总部并不会给太多支持。”网络上流传着对市场的各种讨论。
5
一个普通周末下午,位于重庆某商业步行街的一家正新鸡排店外排着长队,人们等待着。就在它50米外的品尚鸡排(原冠军佳大鸡排)却没有一个顾客。
正新鸡排店门口的电视机里,明星黄渤拿起一块和脸差不多大小的鸡排咧嘴笑。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仅品牌商喜欢,加盟商也喜欢。如果走到冠军佳大鸡排门口,你会看到电视里滚动播放的,是主持人杜海涛眯着眼睛,陶醉地品尝鸡排的画面。
这种宣传方式,就像烹制鸡排一样,简单粗暴,却深受品牌和加盟商的喜欢。
和卤制食品行业里直营、加盟模式并存不同,目前市场上主营鸡排产品的企业大多依靠加盟模式扩张。正新的9000多家门店中,加盟店有6000多家。
品牌商偏爱加盟模式,因为门店数量越多,年营收越多,规模越大,品牌效应也越突出。
知乎上的一名匿名用户说,除了收取加盟费,正新出售产品的利润相当可观。以鸡排为例,鸡排成本很低,用180克的散装料每片压倒2.2~2.5元。同样的原料,加盟商若去外面拿货可能只要5000元,但是在正新拿货要8000元。
如果换作小吃,利润会更高。
这位匿名用户对自己的身份讳莫如深,即使多番联系,也拒绝与我们深谈。
2016年10月,一个冠军佳的加盟商在网上抱怨产品又涨价了。“毛利只有25%~30%,更坑的是,定不够XX价格不给发货,不合比例也不发货,每周只有2天的实际发货日,收到货基本就是一周后……没有保护政策,只要交钱,在你隔壁可以开新店。”
品牌商有核心技术,有品牌,有话语权,还可以凭借加盟商将门店触角伸到大街小巷。正新鸡排“定价10元还送5五元的果汁”和冠军佳“招牌大鸡排13元”都是加盟商必须遵守的法则。
一个门店一个月能达到八九万元,已是不错的业绩。相比于品牌商依靠收取加盟费和售卖产品收入过亿元,加盟商的流水简直是冰山一角。
▲经营鸡排店,有人笑,也有人哭。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