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正新鸡排7年开3000家店,专业做鸡,绝不从良,他现在身价10亿!(2)
起初模式并不完善。鸡排哥仍沿用原方式为加盟商供货,SKU大概20种,鸡排、薯条、奶茶、炸藕片等。“像个杂货摊,后来精简到10个左右,主打鸡排。”
收入分两部分:加盟费和设备、原料费。除了个体加盟商,还有区域代理。“对方缴纳代理费,负责该地区的加盟,做得多赚得多。”
前期媒体推广带来了品牌效应。鸡排哥参加了创业节目,与另一个创业者PK和商界大佬午餐,他被台湾大成集团董事长韩家宸选中。此外,美食节目,广告一齐上。
2016年7月的展会上,第1佳鸡排的升级版VI。
加盟商闻讯而至。全国扩张,加盟店开到了新疆。“其实不太正规,有些嗜血。”
期间,鸡排哥整合了供应链体系。“2010年初,就自己找了原料供应商。”
鸡排哥坚持不做加工。“这个行业连肯德基、麦当劳都不是自己研发产品,就像NIKE不会生产鞋一样。有专门的研发公司生产半成品,企业来调试,更终确定成品。整个过程是流水线式生产。”
尝到甜头,愈发疯狂。冠军年加盟店几十家,第二年100多家,“早期的关店率较低”。
他内心有纠结。苦于自己能把店开好,但很难把经验完全传授给加盟商。“看到有的店位置挺差,很犹豫,这样的店开了能赚钱么?”
上量阶段,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鸡排哥负责产品设计、宣传、包装,二股东主管招商加盟,三股东掌控原料配送。“我个人比较理想主义,干脆不参与招商加盟的事儿。”
事故仍无可避免。2011年,一位87年的姑娘拿到了温州的代理权,一个月开了30多家店,赚了100多万加盟费;3个月开了104家。“温州民间资本很活跃,一看赚钱,蜂拥加入。”
事态越发严重。有加盟商极度不满,投诉到公司总部,“你们的店在温州比公共厕所还多,相隔120米都能开店,代理商没有道德感,你们管不管?”
继续下去会砸了牌子。内部派人前去,吓了一跳:原料物流配送都没有建仓,直接在路边分货。“下面有些信息,代理商没有如实上报。”
更终上升为群体事件。加盟商集体要求罢免代理商,警方介入后,事态才得以缓息。
至今网上还流传着相关讨伐贴。鸡排哥说,“那算是经历的更大一次风波。模式的局限性所致,要坦然接受。”
他也得到了教训。“我们重新修正了加盟的合同条款,比如代理商、加盟商如果有损害品牌利益行为,可以单方面罢免等。”
其后几年倒也算顺风顺水。“虽然2013年爆发禽流感,整个行业受到重创,连肯德基关店率都有30%,但是我们那年还是开了500多家新店,关店率同为30%,总营业额过亿元。”
鸡排哥与代言人杜海涛
随着业绩增长,他想提升品牌,与同行拉开差距。2014年,鸡排哥请来杜海涛代言第1佳。
名人效应奏效。那年,业绩增长近60%。“合同签了三年,广告投放的收益约为20多倍。”
同时,品牌营销聚焦年轻人。门店、文案设计风格叛逆,轻“污”。如“一起吃鸡吧”、“专业做鸡,绝不从良”等。
此外,个性鲜明的鸡排哥也走上了网红之路。他赞助并出演了网络剧《万万没想到》,录制了芒果TV的《完美假期》,还投资了《关爱八卦成长协会》等。
截至2015年年底,加盟店累计3000家,约有1750家在正常经营,城市代理商30个;鸡排哥个人身价10亿。
急迫转型